唐朝时候的主食已经相当的丰富了,而且制作主食的食材也是人们精心挑选过的,或许是五谷杂粮,又或许是人们所常见的小麦等水稻等,既可以做面食又可以做米饭。五谷杂粮更是可以用来煎一些粗粮的干粮,这种主食在唐朝非常常见,而且经过了他们一再提升的加工水平之后,加工出来的主食味道清新,闻着舒适,吃起来又对胃口有好处,因为他们的加工使得食物已经变得相当细腻,因此人们不用担心吃到胃里会有不舒服的感觉。
唐朝已经有米饭了,但不像现在一样是主食,唐朝的主食是以饼为主,各种饼多达几十种(其时各种馒头也叫饼,饼的概念比后世大)。
唐朝以吃羊肉为主,牛肉是不能吃的,吃牛肉犯法,猪肉吃的比较少,因为吃羊肉要去膻味,所以那时候香料比较贵。现在咱们吃的比较多的家禽肉,鸡鸭鹅,唐朝是不吃的,那时候鸡鸭肉禽肉不算是肉。
唐朝渔猎风气很盛,钓鱼很常见,而且当时有道非常有名的菜——“切鲙”,其实就是当今的生鱼片。打猎得来的猎物,诸如鹿、兔子、野猪、熊,也经常出现在唐人的菜单里。
唐朝的饮食文化总体特征是胡化、养生化、宗教化和艺术化。所谓“胡化”,就是饮食习惯的胡人化。胡人,“是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。汉以后也泛指外国人”。它主要表现为:其一,大块吃肉,大碗喝酒的习惯风靡各地。其二,喜食半生不熟的肥鲜。为了保持肉食的肥鲜,唐人烹制动物,常常采用一种极其野蛮的烹制方式。其三,是食用乳制品的范围扩大。食用奶酪原本是北方人的传统习惯,南北朝时期,不少土族地主曾想尝尝奶酪的滋味,没想到吃完便泻肚子,只好望而生畏。唐时,奶酪却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方人的饭桌上。
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、煎茶。根据唐代陆羽《茶经》记载,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“采之,蒸之,捣之,拍之,焙之,穿之,封之,茶之千矣。”饮用时,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,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,再用筛子筛成细末,放到开水中去煮。煮时,水刚开,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,并“微有声”,称为一沸。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。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,为二沸,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,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拌,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。稍后锅中的条水“腾波鼓浪”,“势若奔涛溅沫”,称为三沸,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,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。如果再继续烹煮,认为“水老不可食也”。最后,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。前三碗味道较好,后两碗较差。五碗之外,“非渴其莫之饮”。
唐人非常喜欢饮酒,其中有名的是酒八仙。同时,唐朝也流行“洋酒”,像波斯的三勒浆、龙膏酒,高昌的葡萄酒。古长安西市及春明门至曲江池一带,也有不少胡姬侍酒的酒肆。唐初就已将高昌的马乳葡萄及其酿酒法引入长安,唐太宗亲自监制,酿出八种色泽的葡萄酒,“芳辛酷烈,味兼缇盎。既颁赐群臣,京师始识其味”,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歌咏葡萄酒的唐诗。
除饼类食物,唐朝百姓还热衷于面食。其中记载最多的当属糕和捻头。糕是由米粉做成,味美色香,以水晶龙凤糕、花折鹅糕、糯米糕、粔敉(ju,四声;mi,三声)最有名气。糕于寻常百姓而言,是生活的调味剂。可于贵族而言,却可作为主食。
糯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物,糯米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,还有很多微量元素,比如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B,同时也含有一定淀粉,这些都能够起到温补人体作用,而且还有一定温肾补阳效果。米糕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,能够温脾暖胃、补中益气,所以对于一些脾胃虚寒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佳,容易出现腹胀、腹泻的人都有一定改善效果。再有米糕含钙量也很丰富,它能够补充人体骨质以及牙齿所需的钙,能够维持骨骼健康。米糕味甘、性平,能够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,能够通血脉、聪耳、明目,临床上还有一定止烦、止咳和止泻功效。
唐朝米类食物可大致分为饭、粥、粽三种。唐朝的饭不仅局限于稻米,它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,将稻米、粟米、黍米、胡麻、乌米一一包含。
乌饭树又被称作牛筋,顾名思义,它有益精气、强筋骨的作用,所以乌米饭又被唐朝百姓看作是补气良药。陈藏器在《本草拾遗》中就曾记载乌米饭的做法:“乌饭法,取南烛茎叶捣碎,渍汁浸粳米,九浸九蒸九晒,米粒紧小,黑如璧珠,袋盛,可以适远方也。”乌米饭的制作虽复杂,却是贫苦人家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杜甫在《赠李白·二年客东都》中说:“二年客东都,所历厌机巧。野人对膻腥,蔬食常不饱。岂无青精饭,使我颜色好。”由此可见,乌米饭食用范围之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