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北方人民普遍喜食麦粟,而南方则以稻米为主食。


宋朝时,"饼"指的是全部的面食即用面粉做成的食品,饼作为一种主食,成为家家户户的人民都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。《靖康缃素杂记·汤饼》中:"煮面谓之汤饼,其来旧矣……凡以面为食具者,皆为之饼:故火烧而食者,呼为烧饼;水瀹而食者,呼为汤饼;蒸笼而食者,呼为蒸饼。"


除了五谷,还有杂粮。直至宋朝,豆芽才开始作为可食用的一种蔬菜出现于民间。《东京梦华录》中:"……以水浸之,生芽数寸……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。"

宋朝人受辽金和独特的味道的影响,再加以猪肉的平俗和政府严令禁止宰杀耕牛的政策,以羊肉为招待宾客的上乘之物,所以成为肉类至尊,受到皇室贵族的特别喜爱。宋仁宗赵祯曾对近臣曰:"昨夜因不寐而甚饥,思食烧羊。"这炙羊肉外焦里嫩、鲜而不膻,《宋会要辑稿》载,神宗时期,皇宫内每年要消耗掉四十万斤羊肉,而且总结出各式各样制作羊肉使其"烂、熟、香"的方法。在贵族的带动下,民间对炖羊、吃软羊、羊肚、羊腰、羊杂碎的热情也是日益高涨,对羊肉制品情有独钟。


宋朝的渔业也是十分的发达,较先进的捕鱼技术与捕鱼工具和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成熟,从侧面刺激了渔业的发展。城镇中的养鱼业也随之发展,鱼品种的多样化也为鱼的烹饪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先决条件。鱼蓉粟米羹、库鱼、烧鱼……琳琅满目。


一般来说,甜食的盛行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程度有着直接联系。因为甜食的作用不是为了充饥,大多是茶余饭后娱乐、缓解了一天的疲劳的温暖。基本上摆脱了饥饿威胁的宋人喜食甜食。再者,宋朝的制糖工艺和牛乳品业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,皇宫内甚至还设有专门研发、制作各类果子的"蜜煎局"。

宋人爱喝茶、品茶、斗茶、制茶、烹茶、煎茶,喜爱到稍微繁华一点的城镇中,茶坊基本上是随处可见的。《东京梦华录》中:"东去大街……余皆居民或茶坊,街心市井,至夜尤盛。"宋人饮茶,讲究茶盏茶杯、温度火候、水质味道、茶汤颜色等,稍缺一项,饮的就不是那个味道。

除了茶,宋朝还无人不饮酒。香泉、瑶池、兰芷、墨曜……这一个个淡雅朦胧的酒名,将酒的传统酿造工艺流传至今,也将酒升华成为文人墨客的人生乐事。

宋代已经告别了“黍稷彧彧”的时代,在北方,小麦成为餐桌上的主角,南方的粮食则以稻米为主。由于漕运发达,北宋每年大约有600万石的粮食被调至北方,所以北方的一些官吏与军人也把稻米当作主食,但一般的百姓最亲近和最善于烹制的仍是汤饼、馓子、寒具等面点。

两宋三百年,谷类食物品种的丰富、配料的奇巧、技艺的精致,都不仅远超前代,也令后世食家望尘莫及。

大诗人陆游一生饱尝颠沛流离之苦,也吃遍了各地的特色美食。他晚年隐居绍兴时,把喝粥当作其延寿的秘诀,曾在诗中追忆蜀州的薏米粥:

初游唐安饭薏米,炊成不减雕胡美。大如苋实白如玉,滑欲流匙香满屋。

薏米香滑味甘,熬成粥后,不仅柔腻可口,还有养生的功效。据说陆游曾被胃病困扰多年,但在他养成了长年喝粥的习惯之后,此病就再也没有复发。

粥是一种由稻米、小米或玉米豆类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。具有增强食欲、防止便秘、预防感冒的功效。

1、增强食欲:生病时食欲不振,清粥搭配一些色泽鲜艳又开胃的食物,例如梅干、甜姜、小菜等,既能促进食欲,又为虚弱的病人补充体力。

2、防止便秘:现代人饮食精致又缺乏运动,多有便秘症状。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分,平日多喝粥,除能止饥之外,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,有效防止便秘。

3、预防感冒:天冷时,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,可以帮助保暖、增加身体御寒能力,能预防受寒感冒。